揚子鱷 |
揚子鱷物種名稱 中文名:揚子鱷
中文別名:中華鼉、土龍、豬婆龍 拉丁文學名:Alligator sinensis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爬行綱 Sauropsida 目: 鱷目 Crocodilia 屬: 短吻鱷屬 Alligator 種: 揚子鱷 A. sinensis外形特征 揚子鱷與同屬的密河鱷相似,但是體型要小許多。成年揚子鱷體長很少超過2.1米,一般隻有1.5米長。不如非洲鱷和泰國鱷的體型那麼巨大。揚子鱷的吻短鈍,屬短吻鱷的一種。因為揚子鱷的外貌非常像“龍”,所以俗稱“土龍”或“豬婆龍”。體重約為36公斤。它們的頭部相對較大,鱗片上具有更多顆粒狀和帶狀紋路。 尾長與身長相近。頭扁,吻長,外鼻孔位於吻端,具活瓣。身體外被革質甲片,腹甲較軟;甲片近長方形,排列整齊;有兩列甲片突起形成兩條嵴縱貫全身。四肢短粗,趾間具蹼,趾端有爪。身體背面為灰褐色,腹部前面為灰色,自肛門向後灰黃相間。尾側扁。初生小鱷為黑色,帶黃色橫紋。 揚子鱷是中國特有的物種,在人工飼養條件下較難繁殖。在種良好的環境中和精心飼養條件下,揚子鱷於1980 年產下瞭中國第一批幼鱷,成為人工飼養條件下繁殖成功的先例。目前,鱷魚一傢安靜舒適地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繁殖後代,其種群數量日益壯大。 生活習性 有人把揚子鱷稱為鱷魚,把它看作是魚一類的水生動物。其實揚子鱷沒有鰓,也不是水生動物,隻不過揚子鱷又回到水中,形成瞭一些適應水中生活的特點,具有水陸兩棲的本領而已。這樣,揚子鱷就擴大瞭生活的領域,使它們容易在生存鬥爭中成為優勝者。揚子鱷在江湖和水塘邊掘穴而棲,性情兇猛,以各種獸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和甲殼類為食。6月份交配,7~8月份產卵,每窩可產卵20枚以上。卵產於草叢中,上覆雜草,母鱷則守護在一旁,靠自然溫度孵化,孵化期約為60天。具冬眠習性,每年10月就鉆進洞穴中冬眠,到第二年四五月才出來活動。 揚子鱷喜靜,白天常隱居在洞穴中,夜間外出覓食。不過它也在白天出來活動,尤其是喜歡在洞穴附近的岸邊、沙灘上曬太陽。它常緊閉雙眼,爬伏不動,處於半睡眠狀態,給人們以行動遲鈍的假象,可是,當它一旦遇到敵害或發現食物時,就會立即將粗大的尾巴用力左右甩動,迅速沉入水底逃避敵害或追逐食物。它最愛吃的食物是田螺、河蚌、小魚、小蝦、水鳥、野兔、水蛇等動物。揚子鱷的食量很大,能把吸收的營養物質大量地貯存在體內,因而它就有很強的耐饑能力,可以渡過漫長的冬眠期。 獨特的捕食方法 揚子鱷在陸地上遇到敵害或獵捕食物時,能縱跳抓捕,縱捕不到時,它那巨大的尾巴還可以猛烈橫掃。遺憾的是,揚子鱷雖長有看似尖銳鋒利的牙齒,可卻是槽生齒,這種牙齒不能撕咬和咀嚼食物,隻能像鉗子一樣把食物“夾住”然後囫圇吞咬下去。所以當揚子鱷捕到較大的陸生動物時,不能把它們咬死,而是把它們拖入水中淹死;相反,當揚子鱷捕到較大水生動物時,又把它們拋上陸地,使獵物因缺氧而死。在遇到大塊食物不能吞咽的時候,揚子鱷往往用大嘴“夾”著食物在石頭或樹幹上猛烈摔打,直到把它摔軟或摔碎後再張口吞下,如還不行,它幹脆把獵物丟在一旁,任其自然腐爛,等爛到可以吞食瞭,再吞下去。揚子鱷還有一個特殊的胃。這隻胃不僅胃酸多而且酸度高,因此它的消化功能特別好。 種群現狀 19世紀,揚子鱷出沒在長江下遊,湖北、安徽、江西和江蘇境內,喜在丘陵溪壑和湖河的淺灘上挖洞築穴,不過這種爬行動物卻離不開水。它在陸地上動作笨拙遲緩,一旦到水裡,卻如魚得水。而這種水陸兩棲的特點,導致瞭揚子鱷的悲慘命運。揚子鱷築穴的淺灘多被開墾為農田,丘陵植被被大量破壞,丘陵地帶的蓄水能力大大降低,幹旱和水澇頻繁發生,使揚子鱷不得不離開其洞穴,四處尋找適宜的棲息地。這種遷移過程又為自然死亡和人為捕殺創造瞭機會。揚子鱷多年來遭到大量的捕殺,洞穴被人為破壞,蛋被搗壞或被掏走。而化肥農藥的使用也大大減少瞭揚子鱷的主要食物--水生動物的數量。目前揚子鱷分佈范圍縮減到江西、安徽和浙江三省交界的狹小地區。保護級別 揚子鱷是中國國傢一級保護動物,被列入CITES附錄I,IUCN則列為極危。相關資料 揚子鱷又名鼉,將揚子鱷稱為鼉,早在商殷的甲骨文裡就有記載瞭。古人常認為鼉是龍的一種。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一書就將揚子鱷稱為鼉龍。老百姓則將它稱為土龍、豬婆龍。總之古代人們將揚子鱷視為“龍”。揚子鱷是水陸兩棲的爬行動物,喜歡棲息在人煙稀少的河流、湖泊、水塘之中,它大多在夜間活動、覓食,主要吃一些小動物,如魚、蝦、鼠類、河蚌和小鳥等。它忍受饑餓的能力很強,能連續幾個月不進食。 安徽揚子鱷國傢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安徽省宣城地區,面積44300公頃,1975年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1986年晉升為國傢級,主要保護對象為揚子鱷及其生態環境。 本保護區地處江南古陸與金陵凹陷的過渡地帶,全境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地形錯綜復雜、溝塘、渠、壩星羅棋佈,在海拔300米以下的池溏、溝沖、山窪和水庫中,分佈有我國特有的,也是現存最古老的爬行動物---有“活化石”之稱的揚子鱷。揚子鱷與美洲密西西比河鱷為目前世界上僅存的兩種淡水鱷,數量極其稀少,被國傢的列為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保護區建立以來,通過采取就地保護和人工繁殖相結合的措施,使揚子鱷的種群得到較大幅度的增長,初步解除瞭該種瀕臨滅絕的危險。 早在3 000年前,我國的甲骨文字就有關於揚子鱷的記載,但直到1879年才由福韋爾(Fauvel)命名為 Alligator sinensis而公諸於世。有關揚於鱷的研究,開始於20世紀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先後在揚子鱷生態學、組織學、胚胎學等方面取得瞭令人註目的成績。整個研究歷程粗略地可分為2個時期。 2.揚子鱷組織胚胎學及生理學等基礎理論的研究(80年代末~現在) 揚子鱷鱗甲本質上與真皮鱗類似,而形成方式與鳥類羽毛的發生有相似之處。皮膚腺有3種;背腺、泄殖腔麝腺和下頜腺。背腺僅在胚胎或幼鱷背中線左右兩側第2行鱗片下呈對稱分佈,以後出現不對稱的退化,至成體時則呈不對稱分佈,因此是一種退化器官。泄殖腔麝腺和下頜腺均屬全泌腺,其功能與交配和繁殖有關。揚子鱷舌腺有簡單的單管腺和復雜的復管泡狀腺2種類型,主要分佈於舌尖及舌背中線兩側的固有層內,具滑潤食物和排泄氯化鈉的功能。連續低溫孵化將抑制舌腺的發育或阻止舌腺的形成。成年揚子鱷味蕾集中分佈於舌中部,而胚胎期,於孵化第48天才開始發生,除舌尖最前部外,其餘舌表面都有不同發育階段的味蕾,這可能也是一種退化現象。揚子鱷食管上皮為復層柱狀纖毛上皮,上皮表層細胞由柱狀纖毛細胞和杯狀細胞組成,其發生與鳥類有類似之處。揚子鱷胃上皮,在胚胎期曾一度出現過杯狀細胞,隨之凋亡。胃腺有2類,賁門腺及幽門腺為單管腺(少數也有分枝),胃底腺為分枝管狀腺,它們均由胚胎時期的胃上皮向固有膜內陷形成。組織化學研究表明,賁門腺和幽門腺主要由粘液細胞組成,但在腺管底部也可能具有壁細胞和主細胞;胃底腺細胞組成與哺乳類相似。揚子鱷小腸與哺乳動物比較,腸壁缺少粘膜肌層,絨毛由固有膜向腸腔突入或由上皮向固有膜內直接凹陷形成,小腸腺主要分佈於十二指腸的前段,孵化第52天,小腸絨毛上皮和大腸皺襞上皮中才出現明顯的杯狀細胞。揚子鱷肝和胰細胞超微結構及其形成方式與鳥類雞基本一致。揚子鱷呼吸系統中氣管和支氣管的粘膜層含有纖毛細胞、粘液細胞和基細胞3種細胞,而在胚胎期,氣管和支氣管上皮中隻能區分為亮細胞和暗細胞2種,其纖毛細胞和粘液細胞可能是在孵出後形成的。但肺上皮中纖毛細胞在孵化第46天時已明顯形成。其肺上皮Ⅰ、Ⅱ兩型細胞、喉的組織結構及形成過程與哺乳類較相似。作者最近對揚子鱷胚胎外周血液研究發現,血細胞的類型和形態可明顯地分為2個時期,孵化第40天之前各型血細胞幼稚細胞所占比例大,而第40天後則幼稚細胞所占比例很小,這與其骨髓在孵化第40天之前形成相符合。揚子鱷腎臟結構與其它爬行類相似,但其近曲小管和收集管上皮細胞中不具有質膜內褶,遠曲小管上皮細胞有少量質膜內褶,這與其淡水生活相吻合。揚子鱷的嗅覺較發達,其鼻腔大,鼻甲等結構比其它爬行動物復雜,嗅覺細胞的數量也相應增多。揚子鱷內耳結構與鳥類很相似,3個半規管的發育具一定的次序;視覺器官的結構與其它鱷類相比,其虹膜內的括約肌、睫狀體內的睫狀肌均屬橫紋肌,視細胞橢圓體內線粒體嵴突與線粒體長軸相平行。揚子鱷胚胎視網膜分層規律、視錐與視桿細胞的分化進程與爬行動物蜥蜴、石龍子相似。揚子鱷血糖值通常保持在108.75±23.5mg/100ml的基準水平附近,但也有明顯的季節性變化,這種變化與溫度的季節變化有一定聯系。 綜上所述,揚子鱷的組織結構特點和生理變化規律與生活習性及生活環境相適應。如發達的嗅覺、視覺和聽覺與陸上捕食、營巢等行為相適應;特殊的肺小腔結構及味蕾構造又具有適應水生生活的特點;血糖濃度的季節變化與揚子鱷的冬眠期、活動期或繁殖期的周期性交替相適應。揚子鱷胚胎學研究對於探討揚子鱷的系統進化,確認其分類地位提供瞭有益的啟示和證據。如揚子鱷胚胎早期的胃上皮出現過杯狀細胞,說明揚子鱷與較低等的兩棲類動物親緣關系甚遠;鱗甲及喉腔的形成方式等又提示我們,揚子鱷與鳥類和哺乳類均有相類似之處;背腺的發生及退化過程進一步證實瞭揚子鱷與密河鱷具有相當近的親緣關系,二者具有共同的祖先,但成年密河鱷仍具有兩側對稱的背腺,據此推測,揚子鱷比密河鱷可能具有更高層次的分類地位,或者說密河鱷是一種比揚子鱷更為古老的鱷類。 當然,揚子鱷的研究還急需拓寬和加深。盡管揚子鱷的肉已成粗產品“揚子鱷肉松”,第一雙揚子鱷皮革特制的皮鞋亦已悄然問世,但這僅是揚子鱷開發利用的一個開端。要進行深度開發利用,還需解決揚子鱷大批量繁殖和養殖等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揚子鱷具有特殊的進化地位。如何分類歸屬,目前爭論不一,揚子鱷的性別決定機制也引人矚目,諸如此類問題,單從組織學水平似乎難以確定,深入開展組織化學、分子生物學等方面的研究已迫在眉睫。 研究過程與結論 2003年在安徽揚子鱷自然保護區對揚子鱷的吼叫規律進行瞭為期一年的專題研究.在監測中,記錄瞭吼叫日期、吼叫時間、吼叫數和天氣情況.揚子鱷在每年的3月開始吼叫,11月停止吼叫;揚子鱷的吼叫數在不同的月份差異極顯著(χ2檢驗:χ2=448.29,df=8,P<0.01),其中6月揚子鱷吼叫最為頻繁,其吼叫數占全年的26.0%;繁殖期間(6-9月)揚子鱷吼叫數明顯高於非繁殖期(Mann-Whitney U檢驗:U=2.0,P<0.05);在每天的不同時間揚子鱷的吼叫數呈極顯著差異(χ2=233.18,df=17,P<0.01),存在明顯的吼叫高峰,白天吼叫多於晚上(U=12.5,P<0.05);天氣的變化對吼叫沒有影響.分析表明,揚子鱷的吼叫與其繁殖行為關系緊密,吼叫的主要目的是為瞭吸引異性,同時有保護領域的功能. 3頭揚子鱷血樣取自宣城安徽省揚子鱷繁殖研究中心.利用一對簡並引物對MHC Ⅱ類B基因第二外元的部分片段進行擴增;通過克隆、單鏈構象多態性分析、測序,並將測得序列與下載的8個物種MHC序列比對,確定序列差異和變異位點;利用MEGA軟件構建NJ樹,PAUP4.0構建MP樹.結果得到10種不同的序列,片段長166bp.核苷酸序列中有38個變異位點,氨基酸序列中有23個變異位點;推定的抗原結合位點非同義替換(dN)明顯高於同義替換(dS).10種序列的NJ樹和MP樹極為相似,均為A、B兩個分支,兩個分支明顯的特異性位點核苷酸序列中有9個,氨基酸序列中有7個.表明揚子鱷MHC Ⅱ類B基因第二外元有較高的多態性,有利於揚子鱷飼養種群的遺傳保護. 1999年至2002年7~10月內的4個時段,在安徽揚子鱷國傢級自然保護區內調查發現野生揚子鱷洞穴40個(現用24個,遺棄16個).對洞口的方向、隱蔽程度、距水面高度、與水源距離及與村落距離等5個可能影響揚子鱷洞穴選擇的環境變量做瞭測定.結果表明:87.5%的洞口在水面0~0.5 m及<0 m,85.0%距水源<5 m,32.5%朝北,72.5%植被覆蓋度≤70%,42.5%距村落<100m;距水面高度、與水源距離、洞口方向和隱蔽程度的主成分貢獻率依次降低,累計達76.6%.方便入水是洞口位置選擇的主要因素. |
2014年6月26日星期四
揚子鱷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