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鴛鴦—偕老同穴 |
海洋鴛鴦—偕老同穴 偕老同穴,是生活在海面100米以下深海中的多孔(海綿)動物,體長30~60厘米(有的可長達1米),外形像精致的花瓶,由晶瑩剔透的玻璃絲狀骨針(主要成分是矽)縱橫交織而成,頂端骨針呈網篩狀覆蓋,底端骨針為根須狀,成束排列,藉以附著在巖礁等堅硬的基質上。 偕老同穴的腔隙,是許多小動物喜歡棲息的場所。這些小動物中最為有趣的就是“儷蝦”。一雌一雄的儷蝦幼體相約結伴,通過細小的篩孔,進入偕老同穴的腔隙內,攝食隨著海水流入的有機質,在那裡享受安全、悠閑的生活。當儷蝦逐漸長大超過篩孔孔徑時,就無法穿孔而出,便永久相伴在腔隙內,從而“白頭偕老”。儷蝦(儷,指恩愛夫妻)、偕老同穴因此而得名。 在日本,人們視偕老同穴為喜慶吉祥之物,在男女定情訂婚時,常將偕老同穴的幹制品作為定情信物交給對方,祈願百年好合、一生廝守、白頭偕老;在新婚之日,賓客常將其作為賀禮贈送新人,祝願新人白頭偕老、恩愛和睦。在西方,也將其稱為“維納斯花籃”,視為愛的象征。因此,人們也稱其為“海洋鴛鴦”。 在我國海南三亞、海口等地的珍珠貝殼專賣店裡,也有各式各樣的偕老同穴幹制品及工藝品出售(常誤稱其為網螺),受到人們的喜愛。 海底鴛鴦—鱟 鱟是生活在海洋中的一種節肢動物,長相奇特,身體分為頭胸部和腹部,體表具有堅固的被甲,腹部末端具有一細長的劍尾。鱟的嘴位於頭部正中,嘴的周圍有6對附肢,行動起來宛如蜘蛛。其外形像隻馬蹄,因而又被稱為馬蹄蟹。 鱟棲息於沙質海底,晝伏夜出,通常初生個體生活在岸邊沙灘中,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移向淺海。11月份水溫下降時,由淺海遊向較深水海域越冬,翌年4~5月又從深水遊向淺海,繁衍後代,繁殖期為5~8月。 鱟形態醜陋,性情懶散,給人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太好。然而鱟的“愛情專一”卻讓人們津津樂道,成為美談。 鱟性成熟後,雌、雄一旦結合,便終生形影不離,肥大的雌鱟,不管走到哪裡,總是馱著比它瘦小得多的“丈夫”(雄鱟用腳鉤—抱接器鉤住雌鱟),躊躇爬行,四處流浪,恩愛有加。到瞭產卵季節,它們又成群結對聚集在岸邊沙灘上,黑壓壓的一片,蔚為壯觀。鱟一般在滿潮期間產卵,滿潮前一個小時開始行動,先是雌鱟用足挖穴築巢(深約10~15厘米),準備妥當後,雌鱟將數以萬計的卵子排在坑內,雄鱟也隨之排精,完成體外受精。完成第一次產卵後,繼續前進10~15厘米,重復前面的動作,產卵幾次至十幾次,在前進過程中挖的沙又正好埋上身後產完卵的洞穴。滿潮一小時後,大多數鱟停止產卵,雄鱟爬到雌鱟背上,雙雙回歸大海,繼續過著親密無間的夫妻生活。據說,當一隻不幸死亡,另一隻不再繼續尋找伴侶,大概會在孤獨和悲傷中度過餘生。我國臺灣有句俗語“捉孤鱟,衰到老”,意指其不可拆散的姻緣。因此,鱟有“海底鴛鴦”的美譽。 鱟起源於古生代的泥盆紀,比恐龍和原始魚類出現得都早,有“活化石”之稱,具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 鱟肉質鮮嫩,有如蟹肉。鱟的卵黃,更是營養豐富,是我國東南沿海人民喜食的菜肴。早年間,在產卵季節,聚集在沙灘上,數量眾多,當地漁民常將其捕捉磨碎當作肥料,也有人取其殼做瓢,在臺灣金門甚至在殼上畫上虎臉,用以避邪。 鱟作為一味中藥,被認為具有多種療效,鱟肉主治痔瘡,卵可以治青光眼,殼燒成灰可以治咳嗽、退高燒等。鱟的血液為藍色(含銅離子),其血液的提取物—“鱟試劑”(內毒素檢測試劑),可以準確、快速地檢測腦膜炎、百日咳等疾病,同時,該試劑還被廣泛應用於藥品檢測、食品工業、環境監測等諸多領域,因此引起瞭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 鱟的眼睛非常奇特,除頭部兩側有一對復眼外,在頭部的正中,還有一對單眼,而這對眼睛完全連在瞭一起,正中以一條細細的黑線相隔,它是鱟的導向裝置,就像一架靈敏的電磁波接收器,能接收深海微弱的光線,在黑暗的海底生活,行動自如而不迷失方向。人們發現鱟的復眼有一種側抑制現象(復眼中的一個小眼接收光信號時,鄰近它的小眼的接收活動就會被抑制),能使物體圖像更加清晰,這一原理被應用於電視和雷達系統中,提高瞭電視成像的清晰度和雷達的顯示靈敏度。古老的活化石成為現代仿生學研究的又一顆“明星”。 |
2014年12月28日星期日
海洋鴛鴦—偕老同穴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