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30日星期一

中國建築節能20年:為什麼雷聲大雨點小?

中國建築節能20年:為什麼雷聲大雨點小?

中國建築節能20年:為什麼雷聲大雨點小?


  “為什麼節能建築這麼好的東西,在中國房地產市場得不到發展呢?有那麼多的阻力呢?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在“2007中歐樓宇節能高峰論壇暨中歐節能建築項目對接會”上,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人居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兼專傢組組長開彥提出瞭這樣的疑問。  而在此之前,中國建築業協會建築節能委員會會長塗逢祥就發出瞭這樣沉重的憂思:建築節能進展緩慢,步履艱難,高耗能建築越來越多,與發達國傢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建築節能標準由建設部一個一個頒佈,但是很多地區就是無動於衷,束之高閣,不像抗震、防火、結構標準那樣,誰也不敢違抗……將近20年的事實證明,如果還是這個樣子抓下去,再編多少個建築節能標準,再開多少個會動員,作用也不會很大,建築節能工作今後照樣不會有大的起色。

  事實的確如此。面對如此巨大的建築能耗,我國建築節能標準在執行過程中很不樂觀,一個明顯的例證就是:2005年,建設部曾對17個省市的建築節能情況進行瞭抽樣調查,結果發現,北方地區做瞭節能設計的項目隻有50%左右按照設計標準去做。其中的原因,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的總結為:缺乏有效的行政監管體系。

  據建設部標準定額司司長陳重介紹,我國建築節能工作起步於上世紀八十年代,1986年建設部批準發佈第一項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準,1992年批準發佈第一項公共建築節能設計標準。1998年《節約能源法》實施後,特別是2005年以來,建築節能工作被提到瞭重要議事日程。  “近幾年來,建設部先後批準發佈瞭《公共建築節能設計標準》等21項重要的國傢標準和行業標準,具有我國特色的民用建築節能標準體系已經基本形成。”陳重說。然而,“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個項目因為沒有達到節能標準受到處罰。”建設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副主任張慶風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  記者瞭解到,2005年10月建設部新頒佈的《民用建築節能管理規定》中,明確瞭“建設單位未按照建築節能強制性標準委托設計,處2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在這一規定裡,雖然明確瞭處罰的力度,但執行效果依然不是很理想。“由於這些隻是宏觀政策,在地方上具體操作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對房地產商很難進行有效的監督”,建設部科技司副司長武湧坦陳。  在他看來,現在一種不好的傾向是把節能技術神秘化瞭,使得大傢不敢學習,並認為節能增加瞭巨額成本。特別在房價上漲過快的情況下,投入、不投入,是一個非常大的矛盾。不投入,從目前的市場情況看,住宅也能賣到非常好的價錢。這些因素阻礙瞭節能項目的全面推進。

  “沒有利益驅動,開發商不可能自覺自願地搞節能建築。現在我們不缺法規,技術也不成問題,關鍵是沒有激勵政策。比如,銀行貸款的規定裡,就沒提節能建築一個字。”鋒尚房地產公司董事長張在東對記者坦言。

  “留心一下房地產廣告你會發現,地段好、容積率低、大采光等等,都能成為商傢的賣點,但是尋遍所有廣告,你發現有吆喝節能的嗎?”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說。  據記者瞭解,2005年建設部組織的《建築節能調查問卷》中顯示,房地產企業開發的節能建築銷量情況中,節能建築“非常暢銷”的比例隻占4%,“與一般建築無差別”的占到39%,“較一般建築稍差”的比例占到19%。

  “由於現有建築節能經濟激勵政策缺失,沒有形成推動建築節能的市場機制,對各利益主體的行為難以規范和制約,導致房地產開發市場對建築節能指標的變化不敏感。”建設部科技司副司長武湧說。

  據其介紹,我國原有的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於2001年1月1日停止執行;2002年,原國傢經貿委、財政部發文規定,原本用於墻改和建築節能的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不包括建築節能,致使建築節能失去經濟政策調控,建造高能耗建築不再受到稅收限制而迅速大幅度反彈。

  對於開發商而言,建築成本似乎成瞭其建設節能建築的障礙。但在“2007中歐樓宇節能高峰論壇暨中歐節能建築項目對接會”上,有專傢指出,節能的綠色樓宇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節約的能源價值要遠遠超出其前期費用。有開發商稱:一座中國式節能樓宇消耗的能量僅為類似樓宇耗能的30%,每年可節約1萬噸水。能源專傢稱,整個樓宇70年使用壽命中節約的費用可以再建一座同樣的樓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