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2日星期日

給孩子時間

給孩子時間

給孩子時間


  父與子的對抗

  有時候我真不知道自己怎麼瞭,都快二十二歲瞭,到底怎麼回事啊。我真覺得我是獨生子女當中最倒黴的一個,怎麼說呢?我老是跟爸爸過不去,從小就是這樣。而且呢,我越來越看他不順眼,冷戰都十幾年瞭,真的很煩人。要不是自己現在的工作還沒有著落,有能力的話,我想我第一個行動就是一定要搬出去住,遠離這個傢。

  其實在別人看來,我們傢也還是不錯的。以前父母都在一個單位工作,後來在街邊的房子做起生意,再後來在我當兵回來之前,傢裡蓋起瞭樓房。不過,我還是很想念過去的老房,我最美好的回憶和時光都是在童年時代,都是跟老房子相伴的,那時傢裡並不富裕,但是我能感覺到父母很愛我。後來,我年齡慢慢大瞭,他們對我的要求越來越多,我和父親的對抗也開始瞭。其實,小的時候我很怕他,他兩眼一瞪我就把頭低下。可是隨著我的長大,跟父親的矛盾和沖突也越來越激烈。他看不慣我,我也看不慣他,其中最看不慣的就是他小氣、吝嗇,還有自私,有的時候甚至覺得他非常虛偽,總之他的缺點都暴露在我的眼睛裡。所以很多時候我跟他頂嘴,會說出許多令他生氣、挖苦他的、很重的話,想把以前受到的所有壓制和憤怒都發泄出來。他也一樣,話很重很狠,我們誰也不讓誰。可能我們都很要強吧。那時候就是這樣,如果不讓我說出來,我太難受瞭。

  另外,父母在我小的時候,鬧過一次離婚,他們當時口口聲聲說為我好,就放棄瞭。現在我大瞭,我覺得他們很多的做法對我起到瞭相反的作用。比如說我的性格,非常內向,見瞭生人很不自在,總之我是一個逆反心理非常嚴重的人。

  這是一封二十二歲男青年的來信,講述瞭他和父親之間的矛盾、對立。

  我們先來看看男孩和爸爸的關系是怎麼發展的。男孩子最開始常常是對媽媽形成依戀,因為小時候是躺在媽媽的懷裡吃奶,被媽媽抱著睡覺,所以一般男孩子在兩歲以前很容易和媽媽形成依戀關系。在這種依戀中,常常會有父親插進來,所以最開始他對父親是排斥的。我們能看到很多很小的孩子,父親要抱他,他是不幹的,總讓媽媽抱著。

  兩歲以後,他慢慢懂事瞭,知道自己還有一個爸爸,而且爸爸是傢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在兩歲以前不能夠充分意識到這一點,他認為應該排斥掉爸爸,爸爸最好少來煩他,少來影響他和媽媽之間的關系。兩歲以後要慢慢接受父親,但是在接受父親的過程中,孩子也不願意放棄對媽媽的控制。心理學傢弗洛伊德曾經講,兩歲到五歲之間的男孩有戀母色彩的情感,他的戀母表現常常不是對媽媽多好,而是對父親憤怒,就是對父親排斥。比如說,在五歲以前會偷偷說父親的壞話,在媽媽面前說爸爸幹什麼壞事瞭。這是無意識的,並不是有意要害父親,但是他總覺得父親妨礙他跟媽媽的親密。實際上父親會強行插入母子之間,把男孩從媽媽身邊拉開,使他度過這個依戀的困境,因為依戀的困境會讓他不願意長大,隻有父親才能引導男孩變得長大。

  孩子在兩歲到五歲有一個過渡期,從依賴媽媽到開始崇拜爸爸。他們發現爸爸能力很強,首先能控制媽媽,還能夠給傢庭帶來很多好東西,而且帶他冒險。這時候媽媽對孩子的保護使孩子感覺受限,失去很多快樂,父親卻常常會鼓勵孩子去爬高,打秋千,或者幹一些激動人心的事情。五歲以後,男孩會慢慢形成對爸爸的崇拜,崇拜父親也意味著對權威的認同。他開始學習討好父親,討好父親的目的是希望自己得到父親的認同。這個時候父親如果挫敗他,批評他,打他,罵他,或者對他很生硬,孩子就很難形成對父親的熱愛,也難獲得與權威相處的經驗。小時候被父親挫敗可能激發一種心理恐懼,害怕權威的人。這樣的孩子長大瞭以後無法和自己的上司,或者是單位的領導,或者帶有權利色彩的人搞好關系。他有一種莫名其妙的畏懼感,莫名其妙地想和這樣的人保持距離。往往還會伴有被拒敏感,不敢對人提要求,也不敢對人說No!,更不敢拒絕別人的要求。

  信裡這個青年,談到瞭小時候非常怕父親,可能是在五歲左右他想接近父親的時候沒有得到積極的響應,沒有必需的共情和支持,也很少得到表揚。男孩對父親的認同欲望是希望父親能夠接受他,愛他,喜歡他。這個孩子被挫敗瞭,如果這個階段他過得不錯,爸爸很愛他,給他很多支持和表揚,表現出無條件地愛他,接納他,他的心理會穩定地發展到十二歲。十二歲的孩子面臨傢庭情感向社會情感的轉移,他慢慢把跟父母的關系看得不那麼重瞭,把跟同學的關系看得很重,跟老師的關系看得很重。所以慢慢就會忽視爸爸媽媽情感的需求,開始拒絕父母瞭,父母給的愛,他會拒絕,父母拍拍他的頭,他會說幹嗎動我。他表現出一種不想和爸爸媽媽親近的心理傾向,轉過來去崇拜社會權威。

  如果父親是一個值得崇拜的人,孩子會繼續跟父親保持良好的認同關系,如果父親在社會上是一個弱者,在傢庭裡也有很多問題,那麼這個男孩就會對父親表現出強烈否定和攻擊情緒。這個個案中的男孩說父親一身毛病,又小氣,又吝嗇,又自私,還虛偽。這就是我們談到的一般十二歲到十六歲的孩子有極端思維,有完美主義色彩,把任何事情都看成是絕對的。這個時候他很容易發現父母的缺點,因為父母畢竟是活生生的人,不會非常完美,孩子對父母的問題很敏感。找到父母的問題,孩子就有理由否定父母的權威瞭,尤其是父親的權威,然後就有理由按照自己喜歡的人、喜歡的生活方式去生活瞭。所以,對父母的憤怒過程是有積極意義的,並不全是消極的。一個孩子要慢慢轉向社會角色,要充分地社會化,要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就必須從否定傢庭情感開始。這個否定會引發一個心理成長的艱難歲月,因為他否定父母的同時,也在否定自我。

  二十二歲是男孩開始重新認同接納父母的年齡,最晚二十五歲,男孩會有很明顯的回歸傢庭情感的傾向。戀愛其實是尋求傢庭情感的再現。當他到瞭二十五歲,感覺到生活的壓力時,他觀察父親,會發現父親老瞭,突然會感覺到其實父親一直是愛他,支持他,接受他的,並不是他內心想的父親不喜歡他。那個時候,他的內心會產生一種回歸情緒,孩子會重新回到爸爸媽媽的懷抱,對爸爸媽媽又有親密的行為瞭,又可以摟摟爸爸瞭,知心話也願意跟父母講瞭,有什麼困難也願意讓父母給他出主意,傢庭重新回到一個和諧的狀態。

  這封信裡的青年正處於一種回歸的準備狀態,為什麼呢?因為他已經為父子關系痛苦瞭,痛苦就是覺醒,就是自我覺察。他寫這封信,實際上就是在做回歸的準備,即使他現在看到爸爸媽媽有很多缺點,但是他在寫這些東西的過程中,爸爸媽媽的優點就會顯現出來。當我們談一個人的缺點的時候,優點在自己內心自然就會變得很明顯。這個男孩在信中還說到父母由於婚姻出瞭一些問題,兩個人關系處得不是很好,曾經有離異的念頭。信的最後說父母很多做法,表面上說起來是因為愛他,但是他自己感覺好像恰恰起到瞭反作用。面對這個問題,我想對孩子說,我們要理解愛的方式。傢庭中很多對孩子的憤怒、批評、苛求甚至傷害,可能都是因愛而起,如果我們能正確解讀親子關系中的信息,就不會那麼痛苦。

  我想男孩真正完成回歸,必須在社會上獨立。首先他得有份工作,有獨立的傢庭,能夠不依賴爸爸媽媽生活,他才能和父母有平等的位置,才能使情感回歸發生。假設他到瞭三十歲還依賴父母生活,回歸就不能形成,因為他仍然是一個孩子,父母仍然不會改變態度,他仍舊隻能堅持對父母的不滿。我們鼓勵他盡快在社會上找到一份工作,有一個社會角色,那個時候他就不僅僅是一個孩子,還是一個單位的職工,或某個機構的成員,一個社會人。他會馬上看到父母的態度變瞭,尊重他瞭,不那麼批評瞭。隻要他在傢裡面待著,就是孩子,但他也可以是好孩子,服從父母,幫傢庭做一些事情,如傢務事,或者承擔傢庭的一些壓力。這種情況下,也能把與父母的關系調整好。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