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的任性妄為咋辦? |
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成長,大多數的孩子會出現一些任性的行為,尤其是在 2 ~ 4 歲最為常見。尤其當今社會,父母大多過於寵愛孩子。孩子要什麼,父母就滿足什麼,可謂百依百順。這樣容易促使孩子任性妄為。 面對孩子的任性妄為,父母一定要認真對待,否則孩子一旦走上犯罪道路,就追悔晚矣。 牛小強是個11歲的小孩。小傢夥漂亮可愛。牛小強小時候經常不聲不語,非常聽話,傢裡人都寵愛他。慢慢地牛小強的話成瞭聖旨,吃、喝、玩、樂全都由著牛小強的性子,稍不順心,就哭鬧、打滾,在幼兒園學習得瞭零分,回傢後卻自豪地高喊:一二一,大零分。傢裡人不但沒有予以制止,反而被牛小強的幼稚激樂瞭。牛小強不但沒有認識自己的不對,而且認為得零分是件好事。經過一段時間後,誰也管不住牛小強瞭, 昨天牛小強在樓下跟別的小朋友玩,過瞭一會回傢對媽媽說:他們用玩具槍打我。。媽媽說:打著你瞭嗎。牛小強說:沒有,如果打著我怎麼辦,我要拿著我的槍打他們。媽媽說:不行,你的槍威力太大,如果傷著人怎麼辦?牛小強說:我不打他們瞭。媽媽說:你把子彈拿出來後可以拿槍出去玩。牛小強不肯說:我不打他們,媽媽拿出去跟他們玩,我打別的動西。媽媽怕牛小強傷著人然後說:媽媽跟你一起下去玩。 但牛小強說什麼也不聽,就是不讓媽媽跟自己一起下去,媽媽堅持,牛小強非常生氣又是哭又是鬧。媽媽下樓跟那些小朋友說,別用槍打人。等媽媽上樓後牛小強還在哭鬧,並且還不斷摔東西。 上面案例中的孩子的行為,就是任性妄為。 一些父母對孩子過於溺愛、嬌慣,凡事都順著孩子的心意。一旦某件事不能按照孩子的想法去做,孩子就會任性地大哭、大鬧。如果父母為此而心疼做瞭第一次讓步,這就讓孩子意識到瞭他的這種做法十分有效,以後就會不斷使用這種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就滋養瞭孩子任性妄為的壞毛病。 孩子的任性妄為不外乎兩種原因: l.一種是父母對孩子過分的溺愛、嬌慣、放任、遷就而造成的任性; 2.一種是孩子年齡大些後,獨立意識增強,不希望父母再把自己拴在身邊,而是希望做一些顯示自己能力的事,父母認為孩子不聽話、任性。 因此,父母首先應該認清孩子任性與韌性的界限。韌性是堅信自己的做法正確,無論有多大困難也要堅持下去的一種頑強精神的表現。意志堅強,是良好的品質,父母應給予大力支持。而任性則不同,它是不分是非、固執己見,不願受任何約束,是缺乏控制自己的能力,又不聽勸告的一種表現。任性不僅有礙健康成長,而且影響將來的發展。 父母如何防止和糾正孩子任性妄為,教育專傢建議采取下列幾種方法。 1、正確誘導 正確誘導的方式有: 一是用近來發生的先進人物的事跡,追根溯源地講述先進人物的成長過程,全面灌輸,使孩子在幼小的心靈中培育自強奮進的種子。 二是每當孩子犯擰時,用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辦法誘導,用談心的辦法真誠地表揚孩子平時的優點,轉變孩子的情緒。不要亂給孩子下定論,認為孩子是不可救藥的,天生就是一個擰種。 2、強化教育 孩子的小毛病、壞習慣較多,父母首先要從自己的言行中找問題,做到正人先正己。當孩子任性時或任性後,在說服教育的同時,給予一定的批評或懲罰是必要的。孩子的判斷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及控制自己的能力都比較弱,父母應當註重引導與懲罰結合的尺度,迫使孩子真正認識到任性是一種壞毛病和一種錯識行為。此時,父母做到堅決不妥協,不能滿足孩子不合理的要求,這樣才能遏止孩子犯擰、任性的行為。 3、冷漠處理 當孩子由於要求沒有得到滿足而發脾氣或打滾撒潑時,父母不要去理睬他,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心疼、憐憫或遷就,更不能和他討價還價。可以采取躲避的方法,暫時離開他。當無人理睬時,孩子自己會感到無趣而做出讓步。這種冷處理的方法往往比較有效。 4、轉移註意 這種方法適用於年齡較小的孩子。父母可以利用孩子註意力易分散、易被新鮮的東西吸引的心理特點,把孩子的註意力從他堅持的事情上轉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 5、拒絕嬌慣 孩子是父母的命根子,在社會傢庭生活中,父母的保護關懷使孩子不斷成長,但過分的嬌慣也會導致孩子不能健康地成長。如孩子任性時,在必要的懲罰中,父親打孩子一下,母親不幹,護著孩子;母親打瞭一下孩子,父親反過來又向著孩子一邊。一來二往,不僅增加瞭孩子任性心理滋長,而且父母親的行為在孩子眼中,乃至心中失去嚴肅權威性。這種方式無助於孩子的成長,也不可能改變孩子任性的毛病。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改變孩子任性妄為的毛病,就必須要求父母在長期的教育中,細心觀察孩子的一言一行,像種植一棵樹一樣,從小扭正樹幹,精心修理樹枝,使他們將來成長為祖國建設的有用之材。 |
2015年3月30日星期一
面對孩子的任性妄為咋辦?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