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5日星期三

專傢稱汶川泥石流將長期持續



專傢稱汶川泥石流將長期持續


















專傢稱汶川泥石流將長期持續




“防災意識要從小孩做起,從老百姓做起。汶川地震災後重建的問題,不是三年任務兩年完成就完瞭,後續地質災害問題很多,各級政府和老百姓要做好長期和災害和諧相處的準備。”昨日下午,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專傢馬東濤,走上“金沙講壇”,向成都市民講述瞭“山洪、泥石流的災害與防治”。
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研究員馬東濤昨日走上“金沙講壇”


“防災意識要從小孩做起,從老百姓做起。汶川地震災後重建的問題,不是三年任務兩年完成就完瞭,後續地質災害問題很多,各級政府和老百姓要做好長期和災害和諧相處的準備。”昨日下午,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專傢馬東濤,走上“金沙講壇”,向成都市民講述瞭“山洪、泥石流的災害與防治”。


泥石流鑄就成都平原


“沒有山洪、泥石流災害,就沒有今天的成都平原。”剛一上場,馬東濤便科學地指出,這是一種自然現象。成都作為一塊風水寶地,即使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後依然安全、美麗,成都人民依然安居樂業。他還推測,歷史上巴蜀文明的重要階段金沙、三星堆的毀滅等,除瞭戰爭的原因,極有可能與大地震引起的山地災害有關。


“當24小時降雨量達到50—99毫米時,就算是暴雨瞭。”馬東濤說,每年雨季的6—9月,尤其是7、8月份,處於山地迎風坡的溝谷易發生山洪,而且多在夜晚人們入睡的時


候發生,往往會造成較大的損失。但成都市的防洪標準已達到200年一遇。


“舟曲是我永遠的痛”


山區“十裡不同天”,有時山下艷陽高照,但上遊有暴雨時,也會暴發泥石流。馬東濤強調,5·12汶川地震的泥石流活動剛剛開始,而且將持續100年以上,泥石流將是今後地震災區次生災害的重要類型,防治的重中之重。


在調到成都工作之前,馬東濤已在甘肅從事滑坡泥石流研究和治理達15年,走遍瞭隴南和甘南的主要泥石流風險區。“我對甘肅有很深的感情,舟曲泥石流的工程是我們1996年做的規劃,1997年做的設計,可是最後沒有按照我們的設計真正實施防治,”馬東濤說,這輩子永遠的傷痛就是未能挽救1765人的生命和半個舟曲城。


而他最大的幸福是做完地質災害評估後,堅持不讓人們在危險區建房,保護和挽救瞭汶川徹底關、羅圈灣村民100餘人,敘永縣大石鄉小學600名學生的生命。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